×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东方龙腾

62 洋鬼子打人了!

62 洋鬼子打人了!

汪鼎杰和马素贞的婚期定在了1848年5月,两人的婚礼成了今后上海人茶余饭后的一大盛事。

打那以后,汪鼎杰再也不敢取笑胡澄涵和方华源摧残未成年少女了,据说马素贞婚后三天都没下得了床。

胡澄涵接收到马永贞贩来的第一批马后,就起了成立马车物流公司的念头。

实际上,大东亚车行生产的拉货马车已经遇到了销售瓶颈,这一方面是因为大清国工业化程度低,没有多少作坊用得起这么好的马车,另外一方面是当前的运输主要还是靠水路。

胡澄涵知道,大东亚公司生产的马车载重量大,不易损坏,可以弥补短途运输的不足,于是划拨一批骡马和马车,成立了大东亚马车运输公司。

大东亚马车运输公司主要对外承揽上海县周边县市乡镇的陆上短途货物运输服务,将来视市场需求情况再往路途更远的城镇延伸。

上海县周边的商行可以业务外包给大东亚马车运输公司,不必再花大价钱去购置马车、马匹和马夫,可以节约不少经营成本。

这种业务模式类似于当时的镖局,不同的是,镖局一般是长途押运比较贵重的货物,货主付出的价钱也相当不菲。

大东亚马车运输公司不但提供货物运输服务,也会顺路搭一些年老体弱的路人。胡澄涵和汪鼎杰言传身教,使得大东亚公司员工人人都有一颗积德行善之心。

不过,在1848年3月8日这一天,运输公司的热心小伙子宋方惹出了大清外交史上的一个大麻烦。

那一日,宋方赶着车往青浦县送一批货,刚出离开租界不久,就遇上了三个洋人风尘仆仆地赶路。

这三个洋人是英国传教士,分别叫麦都思、雒魏林和慕威廉,三人经常在租界里人来人往的地方布道传教,宋方自然认得。

宋方是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此时正在上洋文夜校,想起先生胡澄涵经常鼓励大家寻找机会和洋人说话,于是停下马车,热心地用生硬的洋泾浜英语问三位洋大人去哪里。

其实三名传教士懂得的中文绝对要比宋方懂得的洋文多,为首的麦都思原本就是英国领事的中文顾问,中文还不错。

麦都思见这个善良的中国小伙子试图用英文和他们交谈,知道他在找机会练习英文,心里顿生好感,于是用尽可能简单缓慢的英语告诉宋方,三人正赶往青浦传教。

宋方知道一些官府对洋人传教士传教的限制,他们只能到当天能够回到租界的地方传教,绝对不允许在租界之外的传教地过夜,以免发生不测。可是这青浦县离租界有九十里远,他们三人徒步不可能当天往返。

宋方想了想,如果等他送完货回程的时候再把三人接上,这样就可以在当晚赶回租界。

宋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麦都思,麦都思大喜过望。他们三个早就筹划着前往青浦传教,本来打算乘船前往,可是没有哪个船家胆敢送他们过去。他们这次的打算是趁天还没亮便步行前往青浦县,然后争取在夜幕降临前离开青浦县,步行赶回租界。

宋方将三人请上了马车,为了腾出位置,他选择了跟着马车步行。麦都思三人颇为感动,其中最年轻的传教士慕威廉时而主动下车和宋方轮换着歇息。

一路上,宋方抓住机会和三位洋人,传教士们也热心地纠正着宋方的发音,教给他一些常用的口语。

四个人一路上有说有笑,在上午11点到了青浦县。宋方将三人拉到了青浦县城隍庙放了下来,并约好了下午3时再来此处拉三人返回上海。

宋方送完了货,又到大东亚商行青浦分行装了一马车运到上海的货停留了一个时辰左右,在下午3点前来到了城隍庙,可是到处也没找着麦都思三人。找到城隍庙附近的摊贩一问,这才知道坏事了。

原来麦都思三人在这里传教不久,就遇到了因漕运不畅,滞留此地的山东船工前来滋事。

从1848年起,苏、松、太的漕米全部改由海运,大批失业运河船工生计无着。1848年春,青浦一地就聚集着37艘停运漕船,700多名船工。

麦都思一行人见哪里闲人多,就跑到哪里派发船单传教,正好遇到了这些无所事事的船工。

麦都思亲眼见到一些船工讨去传单,有些拿去擦拭满是油污的桌面,有些转身去了茅厕。于是,拒绝再给他们传单。

没想到这些船工原本看到这些洋人就很不爽,他们把自家漕船停运完全归咎于洋人的入侵,过来正是要来恶心这些洋人。

见洋人不给传单,一个叫做王明付的船工突然动手从麦都思手里硬抢去了一打,几把撕成了碎片,扔到了半空。

三名传教士中,脾气最为火爆的是雒魏林。他见有人亵渎耶稣基督,当即挥起手杖击向正在挑衅的王明付。手杖结结实实地击中了王明付的鼻梁,顿时鲜血直流。

王明付的结拜兄弟倪万年见兄弟吃了亏,当即大声鼓噪起来:“洋鬼子打人了,出人命了!”一边喊着,一边冲上前和雒魏林扭打在一起。

雒魏林正值壮年,体格粗壮,用力挣脱了倪万年的纠缠,转身和麦都思和慕威廉逃离了城隍庙。倪万年和满脸鲜血的王明付,鼓动着数十名山东籍船工手持撑篙、锄头、棍棒、铁链紧追不舍,在离城东门半里左右追上三人。一顿拳打脚踢,将三个打得昏死过去。

不一会儿,青浦县令金镕得到了城门守卫传来的讯息,差点晕了过去,立即亲自骑马带着衙役前去解救三人。

金镕驱散了那些滋事的山东船工后,救出了三个洋人。金镕见三人虽然被打得体无完肤,但是幸好性命无虞,当下宽下心来。他赶紧找来一辆马车将三名传教士接到城里,找来了城里医术最高明的郎中给三人疗伤。

没想到传教士雒魏林本人就是名医师,对中医的那套玄乎的东西压根儿就不相信,死活要回到上海租界医治。金镕没辙,只好用马车将三人送到了上海。

麦都思三人虽然刚到上海一年,但是英国侨民中的地位很高。当三人鲜血淋漓地回到租界,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爵士看着被打得奄奄一息的私人顾问、好脾气的传教士麦都思,肺都快气炸了。

阿礼国爵士立即乘坐马车气势汹汹地赶往上海道台府,向接任宫慕久的上海道道台大人咸龄提出了必须严厉惩罚凶手的要求。

咸龄此刻刚刚得到了金镕派人快马送来的密报,知道是麦都思等人违反了朝廷定下的章程,私自前往青浦传教。再加上是洋人先动的手,觉得己方占着理。就算是洋人闹出了什么事也不打紧,毕竟他是当朝重臣耆英的心腹,上面有人。所以,打定了主意在那里和阿礼国绕圈子打哈哈,表示只能致信向麦都思三人表示慰问。

阿礼国的要求没得到满足,气呼呼地回到了**,一路上想着怎么逼迫那个狡猾的满大人就范。当他回到吴淞江附近的使馆时,老朋友胡澄涵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

胡澄涵正是为了那个闯了大祸的学生宋方而来。

按照计划,宋方应该在当天返回上海,可是胡澄涵非但没在当晚的洋文课上见到好学的小伙子宋方,而且在第二天一早收到从青浦分行快马传来的消息,说宋方因为擅自送洋人到青浦传教,激起民变,被抓起来关进了大狱!

胡澄涵闻讯赶紧跑去看望被打成重伤的老朋友麦都思,从伤势较轻的雒魏林和慕威廉那里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胡澄涵觉得这件事情宋方没什么错,按理说略施手段就能把宋方保出来。

不过,这件事情涉及到了洋人,属外事争端。因此得找阿礼国爵士商量商量。

胡澄涵赶到使馆时,得知阿礼国爵士刚刚去了道台府,于是定定心坐下来等候阿礼国回来。

“爵士大人,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善罢甘休!”胡澄涵一见到阿礼国爵士,义正词严地说道。

阿礼国一愣,有点摸不准这个中国商人的来意。阿礼国还没到上海时,就听闻了关于胡澄涵的很多事情。知道这个炙手可热的中国商人很有意思,他一方面和清朝的官老爷们打得火热,一方面又借助洋人的力量与清朝满大人周旋,巧妙地维持着一种平衡。

这种平衡非常有利于大东亚公司的商业利益。经过两次与江湖黑帮的冲突,他们稳固了大东亚公司在上海,乃至长江流域和沿海城市的地位,同时将大东亚公司发展成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庞大公司。

不管怎么样,这位年轻的商人和英国人有着相同的信仰,这使他成为了中国人中的异类,甚至有人用非常难听的话语咒骂他和他的祖先。

阿礼国对此特别好奇,还特意找麦都思翻译了那些粗鄙的中国人到底都骂了胡澄涵先生什么。

当阿礼国搞清楚那些晦涩难懂的字眼,譬如数典忘祖、汉奸、缺心眼、生儿子没**等等,到底是什么含义时,不觉哑然失笑。

这些缺乏教养的中国人还真是有意思,有这工夫去变着法子研究怎么骂人,为什么不花点心思改善改善糟糕的生存环境?

就像他们的厨子,花尽了心思去发明那些匪夷所思的菜肴,去取悦那些达官贵人,为什么不稍微动点脑筋,去发明一些能够帮他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